公司要闻

诚信 务实 勤勉 创新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要闻

公司要闻

专利转化运用优秀案例 | 当升科技:专利产品累计销售收入超200亿元

专利转化运用是专利价值的重要体现。今天介绍的是,入选2025年度北京市首批专利转化运用优秀案例的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单晶型多元正极材料专利产业化”案例。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当升科技)是中央企业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行业领军企业,被评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核心材料,其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等指标决定着电池的容量和使用寿命,同时,正极材料的成本约占电芯材料成本的三分之一。可以说,正极材料的技术进步是推动锂离子电池性能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

近年来,当升科技围绕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开展持续攻关,依托核心专利“单晶型多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专利号:CN202111595596.0)系统构建了“锂化-内聚-单晶化”材料设计模型。2020年,当升科技研发出高独立性、高圆润度、高均一性的单晶材料,有效解决动力电池高镍正极材料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难题,产品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被认定为北京市新产品。在研发过程中,当升科技专利工程师与研发人员共同进行技术点的深度挖掘,多维度开展专利布局。依托“核心专利+外围专利+防御专利”立体化布局策略,当升科技已累计提交相关专利申请104件,已授权34件,在中、美、欧、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筑起专利保护网。这为后续产业化与市场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微信图片_20200413094514(1)(1).jpg

高电压三元材料.jpg

上图:单晶型多元正极材料;下图: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单晶型多元正极材料

在积极推进“单晶型多元正极材料专利产业化”的过程中,公司建成行业领先的智能化示范工厂,配备全套自主研发试验检测平台,实现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无缝衔接。目前,单晶型多元正极材料产品已稳定批量供应国内外头部电池企业,海外高端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市场占有率持续领先。截至2024年底,相关专利产品累计销售收入超200亿元,经济效益显著。

同时,当升科技还积极拓展与国内外顶尖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牵头或参与多个产业联盟与知识产权协会组织,有效串联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大力推动协同创新与专利共享,从而加速整体技术升级与创新成果的高效扩散。

测试图1.jpg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电性能测试

“单晶型多元正极材料专利产业化”实现了显著的经济价值,随着单晶型多元正极材料的广泛应用,当升科技正积极向国内外头部电池及汽车企业进行推广,未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期待。该案例为知识产权引领核心技术创新、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

来源:公众号 · 北京知识产权